关于印发金华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作者:

时间:2017-10-17

点击:

关于印发金华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金华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金华市人民政府
  2016年12月16日

  金华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战略部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努力形成以创新为引领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特制定本规划。
  一、现实基础与发展形势
  (一)现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金华科技事业大发展、区域创新能力大提升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金华科技工作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我市跻身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行列,连续获得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省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5年,我市科技进步监测变化情况综合评价居全省第5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9%,较2010年提高3.1个百分点。
  ——企业创新主体显著强化。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涌现出今飞集团、众泰集团、康恩贝、横店东磁、绿源电动车、华鼎锦纶等产值超10亿元的科技型领军企业,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明显增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持续加快,绿源电动车研究院、众泰汽车工程研究院等成功创建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企业研发投入与成果转化主体地位显著提高。“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46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013家,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774家,其中,开展R&D活动企业数增幅居全省前列,占全省10.5%。
  ——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围绕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科技惠民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专利创造、管理与应用能力显著提升,有效支撑我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截至2015年,全市累计争取省级以上科技经费5.68亿元。2015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较2010年增长2.76倍,新产品产值增长2.67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7.8%。
  ——科创平台建设显著增强。启动建设金华科技城,大力引进中科院、北京大学等大院名校共建中科金华科技园、北京大学金华信息科技园等创新载体,义乌科创新区、兰溪科技孵化园、武义科技城、浦江科技创业园等县(市)科创平台加快建设。永康现代农机装备进入省级高新园区创建行列。组织举办金华工科会,对外科技合作不断深化。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为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提供有力支撑。2015年,累计引进培育R&D人员2.6万人年,增速居全省第3位,技术市场交易额达13.88亿元。
  ——创新人才资源显著集聚。不断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人才集聚明显,效益加快显现。2015年我市每万人口人才资源数达2672人,列全省第4位。全市中高级职称人才达25万人,海外高层次人才1500多人,引进培育国家、浙江省“千人计划”105人,其中,自主申报入选国家“千人计划”20人,省“千人计划”58人,列全省第6位。
  ——创新创业环境显著优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政策不断完善,先后制定出台《中共金华市委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在全省率先实行企业研发投入按比例资助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15年,我市科技投入变化情况综合评价居全省第1位,创新环境居第4位,R&D经费支出达68.59亿元,增速居全省第3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3个百分点。

专栏1:“十二五”科技创新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

2015

综合评价

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

2.02

居全省第6

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1.5

居全省第4

开展RD企业数(家)

1430

居全省第3位,占全省10.5%

每万名从业人员中R&D人员数(人年)

47.7

居全省第7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5.39

居全省第8

科技进步贡献率(%))

55.9

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技术市场成交额(亿元)

13.88

居全省第5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数(家)

346

居全省第8位,占全省5.4%

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家)

1013

居全省第7位,占全省4.2%

设置研发机构企业数(家)

774

居全省第5位,占全省8.6%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32.1

居全省第9

  (二)发展形势。
  “十三五”时期,金华将处于高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胜期、经济发展新旧动力转换期、体制机制改革攻坚期,我市科技创新既面临着大好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从国际层面看,创新全球化对金华打造金义科创走廊提供了新机遇。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形成历史性交汇,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科技创新资源要素配置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我省“义新欧” “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将进一步提升金华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为我市加快对外科技开放合作,利用全球创新资源要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有利于金华打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金义科创走廊。
  ——从区域层面看,区域一体化对金华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了新机遇。随着沪杭金发展带、浙中城市群建设步伐加快,区域间的科技资源争夺更加激烈,我市作为全省着力打造的第三大城市群和第四大都市区,正着力打造浙中城市群“一小时交通圈”,金华对浙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将更加凸显,迫切要求我市充分把握沪杭创新资源要素溢出的机遇,进一步加快浙中地区创新资源要素整合,建设创新型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区域。
  ——从金华层面看,供给侧改革对补齐科技创新短板提供了新机遇。随着我国实施“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创新型国家与世界科技强国等战略,我省打造“互联网+”世界科技创新高地,我市迫切需要把创新驱动列为首位战略,补齐科技创新“第一短板”,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以“五大千亿产业”为引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面对新的形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金华科技创新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少。科技城、国家高新区等科创平台建设滞后,对高端要素集聚能力不够强。二是高水平科技创新主体少。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占工业企业比重偏低,企业研发机构偏少,培育引进力度有待加大。三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少。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型企业家、高技能工匠的引进、培育及使用机制有待完善。四是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低。产业层次整体不高,产品附加值偏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待加快。五是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低。政府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偏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的力度有待加强。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 按照“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的要求,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首位战略,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平台、企业、人才、资本、产业“五轮驱动”,着力构建完善政商产学研金“六位一体”的区域创新体系,着力构建科技创新机制,努力建设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浙中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打造沪杭金发展带、浙江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提供强力支撑,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国内一流的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化创新型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改革引领,企业主体。把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摆在突出位置,以创新理念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调整创新决策和组织模式,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平台支撑,人才为本。把科创平台建设作为集聚高端创新要素的重要抓手,探索完善多元化建设运营模式,分类指导建设多层级的科创平台。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打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引进、培育和用好人才提供良好的软硬件保障。
  ——统筹资源,重点突破。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企业投入和社会资本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统筹引导各类资源补充科技创新短板。围绕科技创新的薄弱环节,运用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机制,在平台建设、主体培育、人才引进及成果转化等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开放协同,融合发展。坚持科技对外开放,深化与国内外大院名校、跨国企业的全面合作,加速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促进科技创新开放协同发展。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业,培育发展技术市场,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结合。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跻身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行列,金华科技城建设成效显著,成功创建金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义科创走廊基本形成,高端创新要素集聚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步伐加快,涌现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为建设“智造强市”提供强大支撑,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
  ——“双创”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快。科技城、高新区、孵化器等各类科创平台建设全面提速,对各类创新资源要素的集聚、科技企业与高新产业的孵化培育能力显著增强。力争到2020年,全市拥有10个以上科技创新大平台。
  ——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高新骨干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倍增,企业研发机构培育加快。到2020年,力争全市创建省“创新百强”企业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00家,企业研发机构1200家。
  ——创新人才引培进一步增强。以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企业家、高技能工匠为重点的人才发展体系基本建立,人才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到2020年,力争新增“千人计划”“双龙计划”人才各100人,评选“科技新婺商”50名,新培育高技能工匠15万人。
  ——科技投入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财政科技经费的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引导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更加凸显,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的机制更加健全。到2020年,力争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5%以上。
  ——科技成果产业化进一步提速。在信息经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农业、民生等重点领域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国内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力争到2020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8%。

专栏2:十三五科技创新主要指标

指标

2015

2020

年均增长

综合评价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亿元)

68.59

125

12.7%

占全省7.2%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

2.02

2.5

0.1个百分点

/

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1.5

2

0.1个百分点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R&D人员数(人年)

26000

32670

4.7%

占全省7.2%

每万名从业人员中R&D人员数(人年)

47.7

75

5.46人年

/

发明专利授权量(件)

1015

2450

19.30%

占全省5.2%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5.68

15

1.86

处于全省平均水平

科技进步贡献率(%

55.9

65

1.82

处于全省平均水平

技术市场成交额(亿元)

7.25

22.2

25.08%

占全省4.4%

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346

800

90

占全省6%左右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数(家)

1013

2000

200

占全省4%左右

设置研发机构企业数(家)

774

1200

9.2%

/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亿元)

312.4

463

8%

占全省6.4%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32.1

38

1.18个百分点

处于全省平均水平

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投资额(亿元)

102.35

205.9

15%

占全省9.2%

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亿元)

1609

2903

12.5%

占全省8.2%

  三、重点任务
  (一)分类打造“双创”平台,集聚高端创新要素。
  着力构建以金华科技城、金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重点的高能级科创大平台,加快形成从金华市区延伸到义乌科创新区的金义科创走廊;整合集聚科技创新资源,着力构建县域创新创业中心;结合区域产业优势,着力构建一批特色科创微平台。努力将金华打造成为高端创新资源富集、高层次人才集聚、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浙中创新创业主阵地。
  1.全力打造高能级科创大平台。以金华科技城为龙头,以金华国家高新区为腹地,以金义科创走廊为轴线,打造“一城、一区、一轴”的科技创新大平台。设立金华科技城建设专项资金,重点用于科研院所、研发机构、孵化器运营机构的引进,以及对公共技术和服务平台建设的支持。着力引进一批著名高校的分支机构、大院名所的优质创新研发机构和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带动示范强的高新技术项目。力争把科技城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新兴产业引领区、科技要素集聚区、开放合作创新区、智慧城市融合区。以金华科技城、中欧(金华)生态工业园、新能源汽车小镇和金义宝电商小镇为重点,积极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率先形成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创业生态,率先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和高度活力的新型产业体系,率先形成经济、科技、生态有机统一、绿色、协调、共享的科技社区,率先形成全球链接辐射广泛深入的国际化发展平台。以金华科技城、金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义乌科创新区为轴线,全面打造百里金义科创走廊,为金华、义乌聚合发展提供支撑。力争到2020年,金华科技城引进大院名校共建技术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创业孵化基地8家以上,成功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超过1500亿元。

专栏3: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

1. 金华科技城。规划面积35.13平方公里,分为研发创新区、孵化创业区、电商创意区、产业示范区、配套服务区等五大功能区块。到2020年,建成中欧(金华)生态工业园、菜鸟·金义电子商务新城、浙江金义信息通信产业园、金义综合保税区、跨境通关公共服务平台。

2. 金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金华科技城、中欧生态工业园、新能源汽车小镇、金义宝电商小镇为重点规划建设,集聚市区优势资源,以现有的金华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主体升级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力争2017年,把金华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着力构建县域创新创业中心。鼓励各县(市、区)和金华开发区围绕自身发展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整合全域创新资源,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完备、资源集聚的科创平台,打造县域创新创业中心。大力推动义乌科创新区建设,支持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着力打造金华科技创新副中心。支持婺城区与浙江师范大学合作,联合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大力推动武义科技城建设,支持创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使其成为支撑武义经济转型的重要科技创新平台。支持永康以推动日用五金现代化、农机装备高新化为重点,加快建设永康科技城。支持东阳围绕磁性材料、影视文化等产业,建设科创中心。支持磐安围绕中药材种植和深加工、健康养生等产业,打造养生科创中心。支持金东区、兰溪市、浦江县围绕智能制造、纺织、水晶产业,建设科技创业园。支持金华开发区建设新能源汽车小镇、中科金华科技园等科创平台。到2020年,力争建成10个县域创新创业中心。

专栏4:县域创新创业中心建设项目

1. 义乌科创新区。主要功能区基础设施基本建成,教育培训、技术创新、创意设计、科技金融、创业孵化等五大创新服务功能基本形成。力争集聚大学23所,各类研究机构20家,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100个以上,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省千人计划人才100人以上,聚集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和基金10家以上。

2. 浙师大网络经济创业园。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重点发展LED、软件开发、网络教育、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网络技术研发、网络信息服务、文化创意与工业设计、管理咨询等产业,努力成为特色鲜明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3. 武义科技城。基本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逐步完善交通生活设施配套,科技城一期建设初具雏形。集聚各类人才300人以上,引进企业50家以上。

4. 永康科技城。规划总面积3平方公里,总投资为30亿元,十三五期间预计投资15-20亿元。

5. 东阳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重点推进科技企业孵化中心建设,努力争创省级孵化器,打造政策高地、科技高地、信息高地和人才高地。统筹推进小微园、两创园建设,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服务体系,加速成果转化。

6. 金东区智能制造产业园。计划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引进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大力发展以无人机、机器人、物联网等为主导的智能制造业。

7. 兰溪科技孵化园。进一步完善孵化园的创新服务功能,为中小微企业和科研人员提供优质、规范、高效的公共服务,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结合、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先行先试,努力做出特色和亮点。

8. 浦江科技创业园。完善科技创业园管理体制,将科创园打造成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成为科技资源的集聚区、技术创新的源头区、高新技术的融化区。

9. 金华开发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培育一批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客空间,完善创业孵化基地配套建设,孵化场地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年新增孵化企业50家以上,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5家以上,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上市。

10. 中科金华科技园。打造研发、孵化、创业三位一体的一流科技创新园,建设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产业创新创业平台。力争到2020年,园区内入驻或孵化科技型企业100家以上,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家以上。

11. 北大信息科技园。每年推荐双龙计划项目不少于6个,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15人,孵化创业团队20支以上,新增企业10家以上,其中高科技企业5家以上。争创省级、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科技部火炬中心众创空间。

12. 金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提升核心区建设层次,建成农业高科技产业孵化大楼,完善生物种业、总部经济、科技金融、科技信息等研发服务中心功能,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建设。

  3.大力建设特色科创微平台。支持永康创建现代农机装备省级高新园区,争取顺利通过验收并挂牌。支持义乌、东阳、兰溪等有条件的县(市)积极创建省级高新园区。依托已有省级、市级特色小镇,加强政策引导,培育一批高新特色小镇。支持北大金华信息科技园、赛伯乐浙江互联网创新中心、义乌“千人计划”产业园、金华高新技术园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等现有科技园区做大做强,新招引、建设一批浙商创新实验园、小微企业园、创新创业园、高科技创业园、网创园等科技园区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到2020年,力争全市拥有省级高新园区4家以上,培育省级科技型特色小镇15个。
  (二)梯度培育科技企业,强化创新主体地位。
  深入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倍增”计划,着力构建科技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培育一批实力雄厚、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龙头企业,一批行业领先、产品高端、极具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一批各怀绝技、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1.大力培育科技型龙头骨干企业。针对高新技术企业50强,建立主导产品“生产一代、研制一代、研发一代、探索一代”的技术创新机制,引导企业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成长为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在国内外领先的科技创新龙头企业。围绕“五大千亿产业”,筛选一批“苗子企业”,鼓励其通过建设研发机构、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购科技型企业、快速转化重大科技成果等形式,成为行业创新标杆和“隐形冠军”。鼓励上市企业、大企业、大集团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努力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行业科技创新中心,引领带动全市、全行业企业创新转型发展。力争到2020年,我市进入省内“创新百强”的企业达10家。
  2.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以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健康制品产业为重点,以现代五金、现代纺织服装、小商品时尚产业为特色,以电子信息制造、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与节能环保装备、新材料及机器人产业为方向的“2+3+5”产业体系,通过政策激励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重点抓好各县(市、区)工业企业50强、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等一批重点培育对象,积极鼓励骨干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孵化派生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到2020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800家。
  3.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紧紧围绕“五大千亿产业”,鼓励通过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和青创工场,培育并购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运用“互联网+”、工业智能制造、机器换人、大数据应用等重大新兴技术改造提升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有效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增强实力,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形成“孵化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良性发展的创业创新成长链。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自办或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中心、技术中心、企业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力争到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000家,企业研发机构达1200家。
  (三)引进培养高端人才,加快人才高地建设。
  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完善高层次创新人才、创新型企业家、高技能工匠的引进培养机制,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用足用好各类创新人才,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1.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深入实施“双龙计划”,构建“双龙人才”创新联盟和“双龙项目”创业产业链;组织实施“八婺计划”,加强本土人才培育,并与“双龙计划”形成引育并重的高层次人才工程体系。探索柔性引才模式,通过挂职引才、项目引才、乡情引才等途径,加强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以及资深专业人才的合作对接,探索在美国硅谷、北京中关村、上海自贸区、杭州未来科技城等地设立异地研发机构、孵化器,加速优质创新创业人才项目落地金华。大力推进信息经济、影视文化、国际商贸三大领域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力争到2020年,新增“千人计划”“双龙计划”人才各100人。
  2.引进培养创新型企业家。鼓励高校院所优秀科研人员、海外高层次人才、留学生团队携成果来金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离岗或兼职创业,帮助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团队和高精尖管理人才,提高创业成功率。深入开展“百企入校”活动,吸引企业家到高校院所兼职锻炼,造就一支兼具战略规划、科技创新、资本运作能力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组织实施青年创客工程,探索建立青年创业学院,设立“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多功能创客实验室,引导新生代企业家、创业大学生成长为“创新一代”。力争到2020年,每年评选10名“科技新婺商”。
  3.培养高技能工匠。大力推进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等平台建设,探索建立企业首席技师制度。全面实施“百千万”工匠工程,在全市各行业中选拔培育百名知名工匠,组织千名技术能手技能比武,开展万名技工培训活动。组织实施校企共育工程,推行“校园+车间”产学研协同的人才订单培养模式、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依托市内重点技工院校建立产教融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开展“五大千亿产业”、特色小镇和历史经典产业技能人才培训行动,大力培养支撑“金华智造”“金华创造”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力争到2020年,新培育高技能工匠15万人。

专栏5:人才强市战略专项

1.“千人计划双龙计划。到十三五末,新增千人计划双龙计划人才数各100人以上,着重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千亿产业等重点领域的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

2.“八婺计划。到十三五末,从本地人才中培育1000名对产业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的各类人才。

3. 人才平台工程。打造金华市区、东阳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义乌国际贸易人才特区、兰溪科技人才创业园、浦江绿谷等。

4. 人才活动。实施两招两引千人计划专家智汇金华峰会、百家名企进名校校企联盟百博入企行动。

  (四)构建多元投入机制,增强源头供给保障。
  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多层次、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1.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公共财政优先投入方向之一,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力争全市财政科技投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撬动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努力提高财政科技经费使用绩效。
  2.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面建立县(市、区)企业研发投入按比例资助政策,贯彻落实研究开发经费加计抵扣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政策宣传,指导企业规范研发费用会计处理和研发项目辅助账设置,准确归集核算研发费用,用好用足政策。
  3.大力发展科技金融。鼓励各县(市、区)与地方商业银行合作,探索建立科技银行,鼓励银行开发科技信贷产品,探索与银行、保险机构建立风险池,引导银行面向科技型企业发放科技信用贷款,将信贷资金引向科技型企业。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充分发挥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采取设立子基金的方式,探索“产业引导基金+股权投资+天使投资”的支持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创新创业,培育集聚一批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机构。大力支持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参与互联网金融,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大力发展股权投资、专利质押贷款、科技保险,争取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积极推进债权融资,大力发行地方政府市政债、项目收益债、公司债券、小微企业扶持债等产品。力争到2020年,全市科技基金总规模达50亿元。
  (五)协同加速成果转化,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深化科技对外开放合作,鼓励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军工单位在金设立技术转移中心。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探索技术市场发展模式,着力构建协同创新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
  1.深化科技对外开放合作。开展招院引所行动,通过设立分支机构、技术转移中心,与企业共建成果转化或产业化基地等模式,引进“中”字头科研院所和重点高校,中西部、东北等区域的高校院所,与“五大千亿产业”直接相关的“王牌”院校。实施“院士智力集聚工程”,加快推进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开展“百博入企”活动,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实现渗透式合作。促进军民科技融合,与军事院校、军工企业合作实施重大国防科技专项,共建军民两用技术开发中心、国防重点实验室、国防工业中试基地等研发平台,支持优势企业参与国防技术装备研制与生产,加快军工技术转移转化。探索国际科技合作,大力推进与以色列、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交流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聘请国外退休科学家、工程师,设立海外研发中心、科技园或科技孵化器,加快国际创新资源双向流动。
  2.发挥在金高校院所作用。完善与浙江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和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在金院校的市校合作机制。
  3.加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围绕我市重点培育的“五大千亿产业”,以及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五水共治”、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等领域,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资金链,组织实施各级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承担,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力争到2020年,组织实施校企合作重大科技专项200项。
  4.建设科技大市场。力争2017年底前各县(市)科技大市场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完善国内外技术创新成果来金交易机制,鼓励国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军工单位、企业来金举办技术成果专场拍卖会、推介会,支持其入驻我市线上线下融合的技术市场。鼓励本地企业通过科技大市场引进科技成果并转化实施,解决从“研发端”到“转化端”的“最后一公里”。

专栏6:重点技术攻关领域

1. 先进装备制造业技术。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产品集成开发技术、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化及绿色制造技术、高性能数控化制造装备及关键基础件技术、特色产业设备及自动化生产线技术、能源高效利用及装备开发技术、污染物减排及环保装备开发技术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2. 健康生物医药技术。重点支持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领域的创新药物研发;具有突出临床价值或明显协同作用的复方新药和新型制剂、大品种药物的生产工艺改进和药品品质提升、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新型疫苗、新型检测试剂、天然产物有效成份高效提取及产品开发等技术研究;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可穿戴、远程诊疗等移动医疗产品和具有诊断、治疗、康复或保健功能的先进适用医疗器械产品设计开发。

3. 信息经济技术。重点支持云计算服务平台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移动终端设备应用软件、网络信息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智能化可穿戴式设备、虚拟现实技术及产品、高端工业软件核心技术、高端工业平台软件和重点领域应用软件、嵌入式系统软件、工业基础软件等领域的研发。

4. 智慧休闲旅游。重点支持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开发的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信息的综合智慧系统软件及终端产品。

5. 智能文化影视产品制作。重点支持用于文化影视动漫制作、动作设计、特效设计、文化游戏设计、数字设计等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以及互联网娱乐平台的开发。

6. 现代农业技术。重点支持农产品电商运营和互联网+”新型物流模式研发和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技术研发与应用等农业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及智能化、数字化农业设施装备等现代农业装备技术、农田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生态修复与安全利用等生态农业技术、特色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技术的研发、引进与应用示范。

7. 社会发展技术。重点支持五水共治、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人口健康、公共安全预警与应急处置、消防等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及试点示范。

  5.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继续办好工科会,进一步创新形式,改进机制,充实内容,把工科会打造成为科技合作对接、科技成果交易、科技与资本对接、企业与人才对接、创新创业大赛多功能综合性大会,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搭建平台。继续完善网上技术市场平台功能,支持义乌、磐安等县(市、区)线下实体市场建设,加强技术转移机构、科技中介机构和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打造连接国内外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资源的技术转移网络。探索技术转移模式创新,运用市场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力争到2020年,技术交易额达22.2亿元,转移转化重大科技成果500项以上。
  6.大力支持科技创业。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创办各种形式的众创空间,鼓励各类线上虚拟众创空间发展,组建跨地域创客联盟,建设创客产品展示体验中心。鼓励大型互联网企业、行业领军企业通过各类电子商务平台为小微企业和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全要素的创新创业服务,吸引和集聚万名大学生在金创新创业。积极推进国家级机动车机械零部件检测中心、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等建设,打造一批公共服务创新平台。大力推行“创新券”制度,推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究院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人才、设备资源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放共享,有效降低创业成本。力争到2020年,市级以上众创空间、青创工场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达到100家以上。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首位战略,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不动摇,进一步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加快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健全党政领导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科学设计考核指标体系,试行末位约谈、公开承诺制度,完善科技统计监测、评价和通报制度,把支持大众创新创业的工作绩效作为对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部门联动、快速反应和创新创业信息共享机制,健全创新政策协调审查、调查评价制度,不断完善支撑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完善科技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探索事后补助、税收减免和贷款贴息等普惠制财政资金支持方式,不断提高经费使用绩效。完善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措施,给予科研人员在项目资金使用上更大灵活支配权,增加人员经费。支持在金高校、市属科研院所建立教师评价激励与服务地方业绩相挂钩的管理制度、薪酬制度、职称授予制度,探索知识产权股权、分红等激励模式,更大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建立“博士镇长”选派和管理制度,筛选专业对口高校专家任科技副镇长。
  (三)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加强科技、财政、金融、税务、人力社保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和紧密配合,进一步制定出台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深入开展创新创业大行动,鼓励知名创客、创客团队、创客组织在金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加大对创新创业者的表彰奖励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利用各种媒体、创新方式方法,加强科技政策宣传培训,建立科技政策辅导员制度,将国家和省最新科技政策,主动传递给基层和企业,使各类创新创业主体充分了解政策、用足用好政策。加强科技宣传和普及,发挥科普专业团体、大众传媒、社区和农村基层组织及社会各界的作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加强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与保护。完善专利资助政策,引导提升专利质量。鼓励企业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推动企业成为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主体,大力培育专利示范企业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大力支持金华开发区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武义、浦江、磐安等县(市)争创省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县(市)。围绕重点产业领域,积极开展专利导航试点,建立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在若干产业领域建立专利技术优势。全面开展专利行政执法赋权,加大对专利侵权案件的查处力度,引导创新主体多渠道、低成本、高效率保护知识产权合法权益。

 

 

报名热线: (0579)82173828

地址:金华市金东区多湖街道环城东路168号

邮编:321015

关注我们

Copyright (C) 2007-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浙江交通技师学院 浙ICP备05052467号-1